《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强调,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此背景下,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问题成为摆在眼前的重要任务。[1]物流金融,作为物流与金融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业务,在我国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社会背景下,被赋予了深远的时代意义。
阜阳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在安徽省位居前列,自2008年以来,粮食产量连续16年超过百亿斤,凸显出农业大市的显著特征。本文以阜阳市为例,探讨农产品物流金融发展的机遇、问题与策略,以期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农产品物流金融的发展蕴含着巨大的潜力,有助于实现金融资本与农产品实体经济的有机融合,优化物流供应链融资环境,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2]经过调研与查阅文献,阜阳市在发展农产品物流金融方面迎来五大机遇。
近年来,政府对农产品物流金融领域给予了高度关注,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为农产品物流金融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政策环境。在国家级层面,相关政策如2023年8月的《中央财办等部门关于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安徽省级层面,相关政策包括2022年10月的《安徽省“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计划试点方案》、2023年11月的《加快金融下乡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等。在阜阳市级层面,相关政策有2023年3月的《阜阳市“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计划试点方案》、2023年12月的《阜阳市加快金融下乡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等。这些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为农产品物流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自2008年以来,阜阳市粮食产量连续16年超过百亿斤。以主要农产品为例,2022年阜阳市在粮食、蔬菜、瓜果、肉类、禽蛋等产品产量方面,占全省比例均在10%以上,其中粮食占比达13%,蔬菜占比为18.8%,瓜果占比24%,肉类占比14%,禽蛋占比10.2%。截至2023年10月,阜阳市已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4个。此外,阜阳市绿色农产品,如:太和麒麟西瓜、界首马铃薯、阜南会龙辣椒、颍上粉丝等畅销长三角地区,高比重的农产品产量创造了较大的农产品物流需求,为农产品物流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至2022年年末,阜阳市存贷款余额总量已达1万亿元,存贷款余额规模在全省范围内名列前三,存贷比为87.78%。其中农村合作机构存贷款余额占阜阳市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规模较高,存款余额占比为38.6%,贷款余额占比为34.6%,农村合作机构的存贷比为79.55%,比安徽省高3.72个百分点。较大的金融市场规模为阜阳市农产品物流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金融资源[3]。
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已具备“铁公机水”四位一体综合交通优势。铁路运营里程已达532公里,阜阳西站成为全省第二大高铁枢纽站,阜阳北站日编组量3.3万辆,是京九线上最大的货运编组站。截至2023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1279公里,位居全省第3位,公路网密度达217.7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省第1位。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586公里、占全省约10%。2023年,阜阳机场通达航线27条,通达北上广深等30个大中城市,累计保障航班9423架次,同比增长74.68%;保障旅客96.89万人次,同比增长110.84%;保障货邮1842.73吨,同比增长231.05%。阜阳市便捷的交通区位条件有利于推动农产品供应链整合与优化,为农产品物流金融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据统计,目前我国绿色农产品市场需求量高达2亿吨。阜阳市针对长三角等高端农产品消费市场需求,充分发挥绿色食品产业资源优势,规划实施绿色食品产业“双千亿”计划和肉牛振兴计划。同时,积极参与各类农产品展销活动,促进产销对接。2023年上半年,阜阳市主要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在沪苏浙地区的销售额达到309.88亿元,同比增长10.2%,预计全年销售额将突破560亿元。[4]统计显示,2023年阜阳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2454亿元,绿色食品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200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达到505家,其中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282家。[5]在这一背景下,阜阳市农产品市场潜力凸显,为农产品物流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
阜阳市金融市场总体规模虽然较大,但在农产品物流金融领域,专业服务机构及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无法满足多元化需求。根据阜阳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发布的数据,农产品物流金融领域的金融产品主要涵盖仓单质押贷款、供应链贷款以及粮食仓储物流设施贷款。物流金融发展模式包括:结算金融、仓单金融、授信金融与综合运作模式。[6]前2个模式为物流金融的初级模式、后面2个为中高级模式。经过深入调研和查阅相关资料发现,阜阳市农产品物流金融产品的种类相对单一,业务发展阶段较为初级。反映出阜阳市的农产品物流金融尚未充分发展。
根据安徽省物流协会发布的2023年安徽省物流企业10强及民营物流企业30强名单,阜阳市仅有一家物流企业上榜,这反映了阜阳市物流企业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的现状。阜阳市物流行业发展主要面临以下问题,一是集聚程度不够。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阜阳市还不是国家级物流枢纽,在省级示范物流园方面,全省共40家,阜阳市只有2家;在省级冷链集配中心方面,全省共30家,阜阳市占2家。二是专业水平不高。阜阳市A级以上物流企业数量较少,多数物流企业仅能提供基础的运输或仓储等单一或分段物流服务。另外,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仍存在显著差距。从事农产品业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主要分布在城市物流配送、储存等基础物流运输环节[7]。
受发展基础、要素投入、资源禀赋等因素的影响,阜阳市农业产业链存在链式短缺、链条过短和链条断裂等现实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阜阳市整体农业科技水平仍然较低,现代化的农业设备和技术未能广泛应用,这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二是农产品深加工不足,阜阳市的农产品加工主要以初级加工为主,深加工环节较为薄弱。这导致农产品附加值较低,产业链较短,难以实现农产品的最大化价值。三是产业链整合程度不高。阜阳市的农业产业链条各环节之间的整合不够紧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存在脱节现象。四是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农村交通基础设施薄弱,人多路窄,许多现代化、专业化运输工具无法通行,影响农产品的流通[8]。
物流金融作为现代物流业与金融业的融合产物,正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一领域对人才却提出了较高的综合素质要求。这种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对物流管理和金融知识充分掌握,还要具备出色的沟通协调能力、创新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物流金融业务的发展势头迅猛导致市场对这类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水涨船高。然而,阜阳市内的5所高等学校尚未单独设立物流金融专业,这意味着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尚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高速需求。这种供需矛盾导致了物流金融复合型人才的紧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阜阳市物流金融业务的发展。为此,有必要对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改革,以满足市场对物流金融人才的需求[9]。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农产品物流的日益重要,创新农产品物流金融产品和服务成为当务之急。金融机构应积极探索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农产品物流领域的多元化融资需求。一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在扩大应收账款融资、库存质押融资等业务的基础上,开展保兑仓、授信金融等业务,满足农产品物流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二是研发专属金融产品,如农产品质押贷款、农产品应收账款融资、农产品存货融资等,满足企业不同环节融资需求。三是推动金融科技应用,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提升农产品物流金融服务的智能化、便捷化水平。
为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建设与运行水平,阜阳市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落实农产品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政策,激发企业积极性。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支持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投入包括农产品仓储、运输、加工等环节,加大农产品仓储和保鲜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产品物流设施的现代化水平。三是加强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提高物流管理效率。四是构建覆盖长三角地区的现代化农产品物流配送网络,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阜阳市应当积极推进特色农产品加工由初加工向精加工转变,培育标杆企业,引领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集群发展。一是加强农产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手段,推动农产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产业链整体效益。二是加强农产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鼓励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三是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加强物流金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建立健全物流金融人才培养体系,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应结合产业发展需求,设置物流、金融、信息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的专业课程,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体系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次,要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应紧密合作,共同开展物流金融领域的课题研究和技术创新,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