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在物流公司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能提供资金风险预警,还能深化各项管理,避免问题的出现。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一个新的阶段,由于物流公司内部管理较为复杂,为保证各项工作开展的全面性,在相关工作中要高度重视经济发展的效能,通过配合揭示预算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好工作细化处理,以此应对经营中所面临的各类风险,切实满足后续发展的实际需求。
物流公司内部审计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我国在21世纪初期结合自身发展对其进行了整理,并对相关政策与条例作出相应调整,改变了以往“生搬硬套”的模式[1]。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深化内部审计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科学地将其应用于物流公司的各项工作开展中,结合发展需求确认经营中各类资金的使用节点,强化资金收支、核算、统计、利用等,通过配合需求做好管理与审计之间的衔接,且物流公司内部也需要在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创新体系,建立合理化的联合机制,实现审计工作的联合一体化。
在当前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需要使用专业的方法对现阶段公司内部的情况进行分析,面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做好调整,在执行中健全管理体系,降低因外部大环境因素而带来的风险。物流公司内部审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续经营管理的整体效果,为此在相关工作开展中要做好分析与判断,进一步规范各项制度保证各项资金的安全性,使全过程能够更加井然有序,降低损失的可能性。同时,在内部审计时要有效执行相关标准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大信息失真现象的处理力度,为后续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有效弱化风险。
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协调公司经营管理层调查,给予经营管理者相应建议,为此在后续执行中应强化认识,把审计当成是控制和决策的一个重要分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方案规划,有效确保后续工作的开展质量。物流公司必须彻底改变内部审计的陈旧理念,注重物流公司的行业特点,把用户的满意程度当作一项重要指标,重点突出业务的运输准点率、订单完成率、投诉处理时间、货差率、货损率、订单处理正确率、订单响应时间等技术指标,必须努力确保内部审计能够真正反映物流公司的实际运作情况,切实满足经营的实际需求。
物流公司内部审计需要以法律、法规为基础,不断强化建设项目的细节管理,使项目满足时代需求。由于内部审计所涉及内容多、范围广,如处理不当可能会埋下安全隐患。就目前情况来看,内部审计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审计仅安排在订单完成之后开展,无法将工作贯穿于执行的全过程。为此,在后续工作中要实行建设同步,以动态审计为主提高管理工作的可行性与稳定性,避免在公司发展中出现不明确的事宜[2]。
在后续的优化和完善中需要进一步强化管理,以动态跟踪审计为主,贯彻落实国家、省级审计机关的规定,避免跟踪审计变为财务审计。同时,实行跟踪审计能够避免物流企业在发展中的盲目扩张,将事后的分析处理转变为事前预防控制,保证全过程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审计,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作用。
物流公司的资金周期较长,如在经营过程中某一点出现问题,将会为后续埋下安全隐患。为此,应通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全过程掌握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不断提升管理过程中的服务水平,在此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出内部审计工作的基本职能与作用,根据订单数量、资金消耗等做好预防控制,突出内部审计对于物流公司经营与发展的保护,在后续还应进一步拓展审计工作的咨询性、服务性,保证最终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规避矛盾问题的出现。
物流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是提高经营效益。为了能够保证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必须做好审计调整,对各阶段的计价真实性、合理性进行审计监督和控制,确保订单结算时的准确计价,进一步提高审计的作用,有效避免资金浪费。物流公司经营过程中的决策、设计和招投标十分关键,要求对各部门、各项工作的实际调查与分析,全面掌握项目建设情况,将监督与内部审核协同优化,以此提高整体效益[3]。
物流公司内部审计工作风险意识较为薄弱,且未设置独立部门,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部分地区未能通过数据信息监控开展分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体管理效果。同时,内部审计意识存在缺失会直接导致资金管理能力低下。
物流公司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层次太低,工作还停留在审计的初级层次,对于风险的关注程度严重不足,导致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与物流行业本身存在一些脱节。物流不是理论研究的结果,是在生活需求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我国现行的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是以纠察信息错漏为主,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物流行业的实际情况,最终导致执行难以达到预期,为后续经营埋下了隐患[4]。
在物流公司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中,其重点往往集中在定向考核,忽略了过程监督,这无疑会增加资金风险,防范作用难以发挥。内部审计多是以统筹审计为主,在工作开展中出现了范围狭窄、角度单一、体系欠缺等常见问题。
当前部分物流企业的内部审计方法与手段尚在摸索中,由于制度本身是固定的,而每个部门、单位面临的环境和情况却不尽相同,仅仅依靠制度基础开展内部审计无法精准发现资金违规现象,可能会使结果与实际出现偏差,达不到预警风险的目的。
物流公司的“生命线”在于是否契合时代标准。若想保证内部审计能够符合实际发展需求,应设定相应的约束机制,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等内容,结合当前自身发展情况对制度进行调整,以此预防其他问题的出现。内部审计控制还需要进行质量改进等活动,从审计的范式执行、本质破解、判断约束等方面入手进行优化,使物流公司能够向规范化的道路不断前行。在此基础上,为了切实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果,保证后续管理活动顺利开展,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需要从公司的整体出发,进一步强调审计结果的准确性,结合现存问题进行科学、合理地识别,发现企业发展中隐藏的风险,将隐患“扼杀在摇篮”[5]。
强化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加强审计部门与其他各部门的联系。审计人员发现问题后要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细化调查当前所存在的各项问题,并认真分析其中的原因,把审计工作真正落实到位。物流公司不同于其他行业,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中人员是发展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此要加强对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通过开展业务培训、组织交流学习等多种方式,提升他们的思想觉悟以及职业道德水平,适应内部审计工作改革,满足发展的需求。同时,在物流公司的内部要做好调整,审计部门要积极吸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引进各类现代化技术手段,以达到内部审计的预期效果。
内部审计从本质上讲是当前物流企业发展中的“免疫系统”。在开展内部审计风险评估时,要从具体数据中发现各类问题,从经营角度上进行细化分析,根据风险的种类做好预防。同时,需要结合发展需求调整风险评估工作,制定应对方案,明确职责定位,以提升经济效益、消除内部风险为基础,通过搭建内部审计平台,使各部门之间能够关联,切实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制度建设是物流公司内部审计的保障。要积极探索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完善内部机构的设置,对审计内容进行研究,基于价值管理的公共项目建立审计博弈模型,效果体现在问题揭示和效益提高上,从制度上、机制上保障经济责任审计的深入,结合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把审计融入经济发展大局,构建出相适配的集中管理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
内部审计由物流公司审计部组织实施,应有效利用内部审计结果建立情况反馈制度,针对成员管理中存在盲点和薄弱环节,需要在执行中以点带面发现存在的共性问题,使经济责任审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要建立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对审计报告、审计档案等项目进行质量控制,出具的报告内容具有客观性、严谨性,发现问题后需要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处理。
现代物流公司若想在当前市场中立足,就需要通过内部审计掌握当前的发展经营情况,在执行过程中必须注重各类潜在的隐患问题,做好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等方面工作,有效提高决策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要理清内部审计与管理工作的关系,树立与企业协同发展的审计观,通过审计预警做好预防,扩大审计覆盖面,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等方式,切实保证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