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物流市场,物流需求量庞大。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物流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物流行业主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包括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交通网络的建设。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大力推动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成为主要方向,仓储、配送等环节开始体现出高效、智能、信息化的特点。
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双碳目标,强调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之后我国政府聚焦于该目标进行全面布局,颁布多项政策助推我国高质量的绿色经济发展,其中多项政策里涉及到物流行业。物流行业也在积极响应,加大绿色供应链建设和减少碳排放,物流企业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车辆、优化运输路径、减少包装浪费等举措,开始绿色物流的转型。
我国物流业以“双碳”目标为导向,实现绿色物流的转型对我国物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我国绿色物流起步较晚,“双碳”政策体系下对于物流产业的监控制度不够完善,企业关于推广绿色物流转型助推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普遍,同时“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问题仍未解决。因此,本文基于我国国情深入分析“双碳”背景下我国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并基于分析结论提出实现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对剖析我国物流业现状、推行低碳物流理念、推动我国物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992年联合国推出的《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首次提出“双碳”目标,而我国于2021年正式实施“双碳”政策。由于起步较晚,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推动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导致低碳物流政策制度尚未健全。
我国中央政府在低碳物流方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管控措施,致力于推动物流行业的绿色发展和减少碳排放。中央政府发布了《关于促进物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确了物流企业应当采取的节能减排措施,包括提升运输效率、优化车辆管理、推广清洁能源使用等。我国中央政府在低碳物流方面的管控虽然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仍存在不足之处。第一,政策执行力度不够。尽管中央政府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提倡和引导低碳物流发展,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到位问题。同时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也相对较低,没有形成有效的威慑作用。第二,行业标准和技术研发滞后。低碳物流需要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以指导企业的运营和发展。然而,目前我国中央政府在低碳物流标准制定和技术研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缺乏针对性和全面性的标准体系,阻碍了低碳物流的推广和应用。第三,资源配置和支持力度不足。低碳物流需要大量的投入和支持,包括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但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中央政府未配置足量资金支持绿色低碳物流的发展,导致企业缺乏充分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限制了低碳物流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推行“双碳”政策以来,地方政府跟随中央步伐,对绿色低碳物流开展调节支持工作,部分地方政府在中央文件的指导下出台相关地方政策,详细阐述关于低碳物流的具体措施,支持地方绿色物流发展。目前为止,我国地方政府在低碳物流推进中已经发挥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不足之处。第一,建设经验不足导致地方政策效益较低。我国开展绿色物流建设年限尚短,地方政府缺乏低碳物流领域相关技术和管理经验,政府部门从业人员缺乏专业培训和实践经验,导致地方部门的推动工作进展较慢,地方政策实施效益较低。第二,缺乏标准指导导致地方政策专业性不强。由于部分地方政府在低碳物流管理中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导,从业人员以及企业对低碳物流政策的认知和理解不足,地方政策专业性有待考量,难以有效贯彻落实。第三,资金投入不足。由于资金分配的限制,部分地方政府在低碳物流领域的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导致低碳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缓慢,限制了地方低碳物流推进进度。
目前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未完全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一些物流企业未深刻认识到利用绿色低碳技术推动物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未建立起完善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第一,企业传统发展模式使得企业为追求利益忽视绿色可持续发展。在过去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企业采用了以成本和效益为导向的传统物流模式。这种模式注重追求速度和规模效应,而对环境影响较少关注。因此,企业在形成发展理念时更偏向于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保护。同时在实施绿色低碳物流方案时,企业可能面临成本增加、技术更新和运营调整等挑战。这些挑战可能与企业的经济利益产生冲突,使得企业在发展理念上存在犹豫和抵触。
第二,由于相关政策引导和知识信息的缺乏导致绿色理念形成受阻。企业的发展理念也受到政策和法规的影响。在过去,我国在低碳物流方面的政策和标准相对较少,缺乏明确的指导性文件和激励措施,使得企业难以形成明确的低碳发展理念。同时部分企业对低碳物流的知识和信息了解不足,对先进的低碳技术和管理经验缺乏了解,从而导致发展理念缺乏。
“双碳”大背景下,我国企业在资金、人才等方面的缺乏导致其推动低碳物流技术创新方面能力不足。
第一,物流企业绿色低碳技术意识淡薄。部分物流企业对新兴技术的了解和应用欠缺,缺乏对先进技术发展的前瞻性认知。由于对技术创新的缺乏了解,可能无法准确评估并选择适合自身业务的技术解决方案。
第二,物流企业缺乏技术创新文化和机制。一些物流企业缺乏鼓励员工创新的文化,导致员工缺乏动力和资源去探索和实验新的技术应用,抑制了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部分物流企业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方面的资金和人才投入不足,且与高校、科研院所缺乏合作,利用外部资源协同创新的能力普遍偏低。推动绿色低碳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不够,提供绿色物流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有待增强,产品仓储配送效率不高。
发挥宏观引领作用。在双碳背景下,我国政府意识到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但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问题。作为宏观调控的主导者,政府发挥的引领作用将推动物流业朝着低碳、高效、绿色的方向发展。
第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明确物流业在双碳背景下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为企业提供更为明确的指导。同时出台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在节能减排、绿色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投入,并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财税优惠、补贴奖励等支持,以推动物流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
第二,加强监管和标准建设。在双碳背景下,政府应加强对物流企业的环境保护、能源消耗、排放情况等方面的监管,严格执行相应的环境和能源标准,同时积极推动物流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并完善行业标准,引导企业朝着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推动整个物流行业朝着更加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第三,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建设。鉴于双碳背景下物流业面临的挑战,政府应加大对物流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绿色物流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同时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共同开展研究和实验,培养一批具备低碳物流技术研发能力的专业人才,为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双碳”背景下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共享。政府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机制,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共同推动全球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应积极参与相关国际组织和会议,分享我国在物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经验,为全球物流行业提供宏观引领与引导。
达成“双碳”战略共识。在“双碳”背景下,为了改善我国企业绿色低碳物流发展理念不完善的问题,达到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国物流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达成“双碳”战略共识。
第一,提升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认知。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知识分享等方式,提高企业对低碳物流的认知,并向企业员工传递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第二,加强合作与交流。物流企业之间可以加强合作与交流,在共同研究和推广低碳物流技术、实践经验等方面进行合作,共同促进绿色低碳物流的发展。
第三,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物流企业应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等,提升物流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促进绿色低碳物流发展,逐步改善我国企业绿色低碳物流发展理念不完善的问题,推动低碳物流在我国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在“双碳”背景下,我国物流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改善物流企业推动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第一,提升技术意识和知识储备。物流企业应加强对新兴技术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学习和了解,建立有效的信息渠道,并与科研机构、高校等合作,共同推进技术创新。
第二,建设创新团队和机制。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创新团队,负责技术研发和创新项目的推进。同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想法并推动其实施。
第三,鼓励试错和快速迭代。物流企业应鼓励员工进行试错和实验,为技术创新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机会。快速迭代和持续改进的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在不断尝试中寻找最佳的技术解决方案。
总体来说,“双碳”背景下我国政府和企业都已经积极开展工作助推物流业可持续发展,但由于年限较短、经验不足,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低碳物流政策制度不健全、企业缺乏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物流企业推动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对这些原因的具体成因分析,本文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层面发挥宏观引领作用、管理层面达成“双碳”战略共识、技术层面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具体措施,发挥政府和企业的联动作用,推动物流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