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生鲜冷链物流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在生鲜食品的配送过程中,保障生鲜食品的安全与品质是第一要义。同时,如何降低冷链物流的运输配送成本,也成了冷链物流企业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现状作为出发点,对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显性成本进行分析,阐述目前生鲜食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成本约束条件下,针对优化生鲜食品冷链物流配送路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 引言
冷链物流作为产品在生产、运输、储藏等环节中始终保持低温环境下的一种物流工程,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目前我国冷链物流运输方式单一、冷链物流技术落后、行业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为促进冷链物流的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为我国冷链物流业指明了方向,从整体上看,2022年我国冷链物流需求总量超3.98亿吨,其中生鲜食品物流配送量占比超92.2%。因此,进一步通过成本约束控制生鲜食品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从而促进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生鲜食品冷链物流配送的成本分析
生鲜食品的冷链运输配送中,通常以搬运和运输两大部分为主,因此在整个配送过程中,涉及的成本主要为:固定成本、交通成本、时间窗成本、耗能成本、货损成本。
2.1 固定成本方面。
固定成本主要为冷链物流企业在配送中所聘用人员的劳务费用、配送车辆的购置费用以及车辆日常保养费用、维修费用、折旧费用等,固定成本相对稳定,受运输情况的影响较小,趋于固定值,但会受冷链物流公司的车辆使用的投入数量的增加而导致固定成本的增加,二者成正相关。
2.2 交通成本方面。
配送车辆在运输配送过程中所产生的车辆燃油费与高速通行费等,都是冷链物流企业的交通成本,交通成本与配送车辆的运输里程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要选择合理的配送路线、减少运输距离,进而降低冷链物流企业的交通成本。
2.3 时间窗成本方面。
时间窗是指配送车辆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生鲜食品送至客户,才能保证生鲜食品的品质。由于生鲜食品具有易腐易变质的特点,因此对配送的时效性的要求特别高,如果配送车辆可以在所要求的时间窗内将生鲜食品送至客户,才可以实现冷链物流企业的效益最大化。如果配送车辆不能在所要求的时间窗将生鲜食品送至客户,那么生鲜食品就有可能发生腐坏或变质,因此冷链物流企业将受到关于时间窗成本的惩罚。
2.4 耗能成本方面。
耗能成本主要为,配送车辆在行驶途中对车厢制冷的耗能和车辆到达客户地点打开车门和搬运货物时造成的制冷耗能。综上所述,其实耗能成本均以生鲜食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制冷的能源消耗成本。为创造符合生鲜食品在冷链物流配送中的存储温度环境,需要依靠配送车辆中的制冷剂来完成,但由于绝大部分时间和地区,室外温度很难与配送车辆车厢的温度保持一致,车内与车外的温差导致热传导现象普遍存在,因此优化配送路径,减少配送时间与制冷剂的消耗,进而就会降低耗能成本。与此同时,配送车辆每到达一个客户,在生鲜食品搬运的过程中,会导致车外热空气进入车厢内,促使能耗的增加。
2.5 货损成本方面。
在生鲜食品的运输过程中,货损现象屡见不鲜,导致货损现象的原因往往与配送车辆车厢的温度、湿度,配送时间以及搬运工人的素质等因素都有关系。因此,生鲜食品的货损情况与车辆配送时间和搬运开门时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3. 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成本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冷链市场体量大,冷链物流行业发展迅速,同时生鲜食品冷链物流企业在成本的控制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3.1 产地到销售中间环节较多。
我国生鲜食品销售模式往往是由客商向农户收购后,转卖至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生鲜超市,再由商贩以零售的方式出售给消费者,其中经过多个流通的中间环节,导致消耗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增加了成本的同时也使生鲜食品的品质难以得到保证。在每一个中间环节,均会涉及生鲜食品的运输与搬运,增加了冷藏车辆的耗能,大量的中间环节成为我国冷链物流配送成本难以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2022年,我国生鲜食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货损率高达27%,这不仅需要冷链物流企业承担更高的成本,也极大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3.2 冷链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
生鲜食品由于其自身易腐败易变质的特点,对运输时长和存储温度都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我国人均冷库容量为0.13立方米,远低于荷兰(0.96立方米)、新西兰(0.50立方米)、美国(0.48立方米)等国家,这使得生鲜食品的存储难度加大,存储成本增加。同时,我国冷链物流配送车辆严重不足,且大部分车辆老旧,制冷性能不佳,运输过程中也极容易出现故障问题,增加了生鲜食品冷链运输的风险。冷链物流企业在承担大量的车辆维修与养护的费用,也会受到时间窗所带来的惩罚成本。
3.3 物流企业成本意识较匮乏。
大部分冷链物流企业对于物流成本的把控都缺少独立的成本核算体系,往往把整个物流运输配送的所有费用计为物流成本,没有把物流成本进行单独的计算,导致冷链物流企业在成本把控的措施上较为单一。冷链物流企业雇佣员工的标准经常是以技术方面为主,文化程度要求不高,缺少对于成本控制的意识和专业知识,只保证了运输量而忽略了运输效率,有时甚至会出现空车转运的现象,这势必会导致其成本的增加。
3.4 冷链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
从我国生鲜食品市场的角度进行分析,供求关系不稳定是其主要特点,这导致生鲜食品冷链物流运输的随机性加大。冷链物流企业在生鲜食品的配送业务不够稳定,给企业的成本控制上增加了许多难度。我国虽已在建设冷链物流信息平台,但冷链物流企业较分散、规模有限,难以有效整合冷链物流信息,信息化程度较低,导致冷链物流企业成本的大幅增加。
3.5 会计成本核算机制不完善。
我国生鲜食品种类十分多样,且受季节性影响强、分布广的特点,需要冷链物流的多次配送,给冷链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增加了难度。相关成本核算信息的不足,企业无法有效且准确进行成本核算,无法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机制,无法科学的对成本进行分析与建立相关成本控制政策。不能有效地对成本进行把控与调节,使冷链物流企业的运输成本升高。
4. 优化生鲜食品冷链物流配送路径的建议
根据目前生鲜食品冷链物流配送成本过高的问题,科学合理的对其成本控制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利于促进我国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与生鲜食品行业的发展。
4.1 减少生鲜食品流通中间环节。
生鲜食品流通中的大量中间环节是导致冷链物流配送成本难以下降的重要原因,冷链物流企业应根据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从生鲜食品产地生产的差异化着手,分析每种生鲜食品的储藏条件、运输规律、运输数量,制定合理化的物流配送路径,减少运输时间,缩短中间环节。在生鲜食品聚集地,建设小型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提高冷库容量,保证生鲜食品的合适温度,保障生鲜食品的品质。在物流配送中心,提供生鲜食品的包装、搬运、储存、冷藏等服务,减少流通中的中间环节,控制企业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4.2 建设完善冷链物流配套设施。
在生鲜食品冷链物流配送运输过程中,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严重影响了生鲜食品的品质,使冷链物流企业的惩罚成本大大加大。冷链物流企业应从生鲜食品的特点,结合物流运输配送中的时间和温度的要求,加强其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冷链物流配套设施的完善仅仅依靠冷链物流企业的建设是远远不够的,政府也应大力加强生鲜食品生产地区的路况建设,做好生产基地的规划建设,为冷链物流的运输提供保障。在适宜的地区建设以包装、存储、运输的一体化物流配送中心,为生鲜食品提供高品质中转流通服务。加大冷链物流企业对冷藏车的投入,提高生鲜食品运输的安全性,保障生鲜食品的品质。
4.3 强化物流企业成本控制意识。
增强冷链物流企业成本方面的控制意识,为冷链物流企业的员工提供相应的培训,全方面、全方位、全过程的降低企业成本。与此同时,冷链物流企业在选择生鲜食品的运输配送路线时,也应该时刻牢记成本控制意识,科学合理的选择最优配送路线,保证冷藏车合理的装载空间利用,在提高运输效率、节约配送时间、减少配送距离的同时,减少冷藏车辆的能源消耗,降低冷链物流企业的运输成本。
4.4 加强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提高冷链物流企业信息平台的投入使用效率和普及度,以现有的信息平台为基础,进一步加强与优化信息的配置,开发更广泛的使用范围。将众多物流企业纳入平台,做到资源的整合,实现冷链物流企业之间的资源和信息共享,合理利用现有的物流资源,降低冷链物流企业成本的同时,减少生鲜食品的周转时间,提高周转效率,进而降低生鲜食品的货损率,对于我国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4.5 完善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机制。
促进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完善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机制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在物流企业成本核算上不够细致,在会计成本核算上采用统一的标准,但这不利于冷链物流企业对其成本的分析与控制。应根据冷链物流企业所具有的企业性质、营利渠道、业务种类,建立符合冷链物流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机制。除此之外,冷链物流企业也应该强化会计人员的技能培训,提升其相关知识理论储备和技能,为完善冷链物流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机制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