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物流行业经过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向着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转型,智慧物流因此应运而生[1]。我国高度重视物流行业对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制定了一系列支持物流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鼓励社会各界高技术人才研发物流高新技术与工艺,促进智慧物流的快速发展[2]。全新的物流模式对供应链服务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其从传统物流模式向着智慧物流模式转变[3]。目前电子商务、网络零售等新型商业模式的出现,对物流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物流新型技术与运转方式的更新,也为供应链服务商朝着智慧物流的转型提供了相应的支持与保障。
通过创建一套完整的智慧物流系统,能够使供应链服务商实现服务自动化、运营数字化以及决策智能化,可以极大减少人工成本与错误概率,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服务自动化能够在不同地区的仓库类型和物流工作环境下,批量处理所有类型的货物;通过机器人拣选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货物的损坏率和拣选出错率、节省时间,从而提高拣选效率;完成区域分拣后,由智能视觉系统对货物进行扫码识别,然后将货物有序地摆放在带式输送机上进行包装[4]。运营数字化能够对进出仓库的工作人员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实时库存状态可视化提高运营效率,减少时效性差异带来的问题;根据订单信息,找到最合适的运输资源,运用自动路线规划技术,以最优路线和最短时间将货物送达目的地。决策智能化依靠算法计算出物流路线的最优解;预测在不同的区域内放置一个定义的初始库存量,以优化分配,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控制区以外产生订单的可能性;算法还可以根据仓库的位置计算出每个区域的最优进货数量,从而在最小化库存水平和最大化库存率之间取得很好的平衡,避免由于库存不足或过多而导致部署问题的可能性。
智慧物流模式下供应链服务商可以建立高度协同综合性运输模式,将仓库储存、运输、配送等物流环节相互协调,共同作用。区域配送中心和前端配送中心是客户初始库存的接收点,一旦收到库存,算法会根据预测的客户需求执行一个流程,能够根据需求快速做出决策,将其运输到全国各地的区域配送中心和前端配送中心;在配送最后一公里,建立专门的配送团队与服务站点,设置自提柜,实现交付功能的同时,处理超大货物送货上门、退换货等售后服务问题,节省了大量分拣、运输与配送的时间,提高了物流效率。
智慧物流模式能够将仓库匹配、运输等物流服务环节全过程公开透明地呈现给客户,使供应链服务商直接对接终端客户,了解客户的需求;通过存货预测工具,准确记录客户预约货物的先后顺序,按照订单要求完成货物的分拣、包装及运输,保证货物运送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增加一体化配送安装服务与售后服务,为客户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和物流服务,协助客户建立供应链渠道,优化供应链管理,增强物流服务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
一体化的供应链物流模式是在确保物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物流体系内的环节,缩减物流时间,提高物流效率。充分理解客户商品销售与供应链之间的关系,梳理有关于物流方面的联系,制定整体性、完备性、智能性的一体化物流模式。利用智能化技术对储存起来的货物进行合理规划,如将高端货物重点放置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仓库,满足该地区消费者对高端商品的购买需求。根据消费者的历史购买数据对其商品需求进行分析和预测,提前将商品运送到距离消费者最近的仓库,以便在消费者下单后可以直接从最近仓库提货,并以最短的时间运送到消费者的手中。通过一体化的供应链物流模式,能够提前预估商品的运送数量和运送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货物搬运的次数、缩短配送距离,降低在商品运输期间发生问题的概率,从而达成高效履约的目的,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与信任度,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声誉。对于客户所处的不同行业背景以及已合作过的业务,通过分析销售记录、库存容量以及投入成本等相关数据,结合智慧物流模式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供应链战略规划和全面立体的解决方案,以最大限度帮助客户提升现货率、提高存货周转率、履约效率等。构建一体化的供应链物流模式,可以使智慧物流更好的为供应链服务商服务,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
智慧物流的主要运转模式基于平台的一体化管控,实现对物流信息的有效管理,支撑物流服务业务的智能化运营。根据管理内容的覆盖程度和特异性,可以从智慧化平台、数字化运营和智能化运营三个层面来体现智能物流系统的神经系统。
智慧化平台是系统的核心,负责开放、集成、共享、协同,解决注入互联网信息布局、行业内部核查、供应链深层次协同等问题。市场条件、商业管理模式、相关技术革新等创新型转变,为物流管理全局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战略性决策与规划方案,并与物流服务中的各个参与者进行统筹兼顾,帮助其向智慧物流模式转型。数字化运营是智慧化平台中的关键,依靠云端信息系统和智能算法,负责将物流各个环节串联起来,并进行统一规划调度。智能化运营负责具体操作的执行,依靠智能设施的互联互通与自控能力,通过利用仓库管理系统、仓库控制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等物流服务作业系统开展智能化管理,促进物流服务降本增效。
智能物流系统可以完成产品追溯、调度管理可视化与配送智能化。智慧物流管理一般需要以平台式为支持模式,通过大数据信息技术对物流参与者信息和物流综合服务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在完成智慧物流系统构建的基础上,实现物流业务管理、供应链信息管理等向新型物流管理模式的转变;通过智慧物流系统,实现物流服务综合化、物流运输与交易全过程可视化、物流运作流程规范化与客户服务个性化;促进物流资源的整合,使物流服务的各个环节相互衔接、相互作用,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提高服务与管理水平。
新型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智慧物流模式构建与迅速发展的重要支撑与推动力,将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相连接,技术的实现程度越高,两个世界相互衔接的程度越高。创建智慧物流系统需要的技术有:
主要通过运用大数据储存、区域链、处理、计算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对智慧物流平台中的数据信息进行集成、计算、分析、处理与储存,以云计算为核心支撑,通过对实际运用环境的分析对物流信息数据进行处理,提高智慧物流系统数据信息的处理能力。
互联网通信技术是智慧物流的神经中枢,是将智慧物流信息相互传递的关键。在智能物流仓库、现场总线、无线局域网等局部化应用场景中,物联网技术能够使智慧物流实现物流状态感知、物物联网与通信。
作为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感知技术能够令物品与物联网进行自动感知,关键技术支撑有自动识别技术、传感定位技术、机器模拟视觉技术、红外线感知技术等。
为智能物流系统应用层提供执行操作功能,其中技术支撑包括自动分拣、智能搬运、自动化立体仓库、智能货物运输配送等相关技术。这些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作用,履行不同的业务职能并各有侧重点,在完成相应的业务功能时,支持其他技术更好的完成物流业务功能。根据各自的应用领域,形成相应的仓储技术、运输干线技术、最终配送技术、终端技术,共同实现智能物流目标。
通过对控制论、相似论等理论基础进行整合集成,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支撑,在模拟真实世界的物流设施应用场景中,对物流全过程进行综合性模拟实验,通过专业人员自身的经验与计算机处理技术计算出的物流数据信息,对物流模拟实验每个环节进行分析,整理出对智慧物流管理有效的决策信息,避免生产过程出现问题、运输路线规划不准确、配送不及时等情况,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与效果。
供应链管理系统中的重点内容。通过对物流系统空间静态布局的研究,从系统的物流管理分析入手,讨论设施的区域定位与局部布局,确定其规划目标、意义和设计的合理性与实用性;重点阐述在智慧物流设施规划设计过程中的理论方法和步骤,通过最科学、最经济、最有效的安排,促使物流系统通过动态要素的流动性来达到经济高效的效果。设施规划设计工作的优劣程度会直接影响物流供应链系统在后期甚至整个生存周期的运作效率和效果,优秀的设计方案可以规避在物流运作阶段出现的大多数问题与资金消耗。针对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只
针对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只考虑工厂地区布局、场地具体规划、物流设备配置等简易性、表面化的物流作业环节,在人工与物流成本、设施处理效率等方面并没有进行详细的设计规划,对市场经营环境与技术设施的更迭、企业经营战略决策没有清晰的认知等问题,需要做出一个详备的物流管理设计,提高智慧物流设施的可操作性与合理性,对生产、物流管理、物流信息处理等设施进行精益型设计规划,提高物流整体生命周期的运作效率,使生产、分拣、运输与配送等物流全过程形成高精准、高效益、低成本的闭环。
经济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物流产业向着数据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构建智慧物流模式,使供应链服务商能够利用现代新型技术更优质地完成各个环节的物流业务;通过构建智慧物流系统与技术架构、优化设施的规划设计,能够帮助供应链服务商降本增效,增强客户的满意度,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