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近年来,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我国农村电子商务迅猛发展。重点服务于农村地区,满足农村线上线下商务一系列活动的农村电商物流应运而生。电商物流由传统物流发展而来,贯穿商品从卖家仓库发往买家手中的整个流程,是电商交易中非常关键的一环,正逐渐成为农村地区主要营商模式[1]。通过电商物流实现农产品进城、城市消费品下乡,不仅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也释放了农村消费潜力,有力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分析数字经济时代下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探寻农村电商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数字经济时代,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在农村的广泛普及,农村电商物流得到了迅速发展,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平台化的特点。为了使农村电商物流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国家接连出台了多项政策为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保驾护航。具体来说,各地政府为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建设提供不同程度的资金支持。一方面,政府对农村发展的短板进行直接补贴,例如,河南省财政安排资金建设省内首批城乡高效配送试点城市,湖北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安排奖励补贴用于支持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黑龙江省对新设立的乡村快递物流服务网点直接给予补贴等,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村地区电商物流体系建设。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吸引各方对农村电商物流产业进行投资。其次,政策引导和支持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并配套相应的基础设施,帮助邮政及快递服务下沉到各乡村,特别是推动冷链物流向乡村下沉。得益于政策对电商物流的支持以及数字经济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不断扩大,农村电子商务及电商物流业在中国的发展规模取得快速提升。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22年底,已超过3亿人,约占全国网民数的28%,全国农村网店达到1730.3万家,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17万亿元,其中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5313.8亿元。伴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农村电商物流服务作为承接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其需求持续高涨,许多大型互联网电商企业纷纷开展农村物流布局。例如阿里巴巴、京东以及苏宁等互联网电商头部企业为了拓展农村业务,在千县万村建立物流服务点,推出无人机配送服务以及使用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技术建设多个自动化物流服务中心分拨中心,逐渐将物流体系向农村地区覆盖。根据商务部数据统计,2022年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0%,近3年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总体规模保持平均每年10%的增长率,农村电商物流产业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3. 农村电商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地方政府优惠政策的实施,农村电商物流发展规模大幅提升,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也随之蓬勃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电商物流的基础设施水平还十分落后,物流体系亟待完善以及存在农村电商物流人才缺乏等问题。
3.1 农村电商物流基础设施水平落后。
农村电商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度会影响农村物流企业运输成本[2],完善度较低的地区不利于电商物流的发展。从交通角度看,相对城市而言,我国农村路网建设规划整体落后,道路、交通基础等路网基础设施尚未形成体系,基层配送难以提供快速、高效的物流配送服务。并且农村居民居住地与农产品货源地均相对分散,这进一步加大了运输的不便性,导致运输成本高。从仓储的角度看,由于农产品大多是一些需要高保鲜度的时令蔬菜、生鲜产品等,其在运输途中由于缺乏完善的仓储设备而影响农产品的品质。从装卸以及搬运等环节看,农村物流技术有一定的滞后,物流单位通常不愿意对农村物流设施进行过多投入,专业配套设施的匮乏导致只能依靠人工操作,严重制约农村电商物流行业的发展。
3.2 农村电商物流体系亟待完善。
农村电商物流作为中国物流业的一部分,其健康发展影响着中国物流的均衡发展[3]。与城市相比,我国乡镇物流配送网络尚未健全,尤其是一些偏远、落后的山区,其物流服务覆盖率还是一片空白。即使是已被覆盖的农村地区,也存在区域上的不均衡发展现象。对于东部等经济发达地区,其交通相对便利,产品运输具有海陆空等多式联运方式,中转速度快,物流体系相对完善。而对于中西部地区,目前,部分农村地区的物流机制相对较为薄弱,所有物流环节尚未进行有效整合。一方面,虽然我国乡镇电商物流和快递物流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0%,但配送终端未触达村级层面,农民收取快递须到乡镇网点,增加了取件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土地资源相对充裕,农村居民居住相对分散导致农村物流需求分散,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快递企业上门收件服务的成本较高,物流配送成效大幅降低。如果未能积极完善协调的生产与销售一体的物流配送体系,就难以保证农村电商物流运输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这将会拉低整个物流体系的运行效率,对农村电商物流行业的发展不利。
3.3 农村电商物流人才问题。
人才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其是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4]。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迫切需要电子商务及物流领域相关高质量人才的参与。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农村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农村存在基础设施落后、物流信息化水平低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尚不健全等问题。受制于农村的经济及文化制度环境,农村电子商务企业面临难以留住物流相关行业专家的挑战。目前,从事农村电商物流行业的员工,大多数受教育水平较低,不了解物流发展相关知识,缺乏相关物流配送知识的专业和系统培训,这些都导致农村物流行业服务质量低下。服务理念的滞后导致难以有效通过自主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不利于农村电子商务及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 数字经济时代,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的建议
4.1 增强农村电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的电商物流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电商物流服务质量,是农村电子商务得到良好发展的基础。政府有关机构应发挥主导者的角色,加大对农村电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改善农村道路交通状况,特别是偏远、落后山区,优化交通网络的布局,保证乡镇村庄的道路可达性,降低物流企业的运输成本。其次,为了提高生鲜农产品的运输质量,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联合各大物流企业加大对农村仓储条件的建设投资,尤其是关注冷链物流系统的建设,保障农产品的良好储存。一是可以建立农村农产品仓储中心,以交通便利区域为中心投入相应设备,打造满足气温、湿度等要求的良好存储中心。二是完善农村冷链物流系统,在农产品的采摘地以及生产地打造“产地仓+冷链”的经营模式,方便消费者在线上下单后能直接通过冷链运输,保障农产品新鲜度的同时降低运输成本。再次,针对农村物流技术落后的现状,政府需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或个人筹措资金,配置更现代化的运输配送车辆以及装卸工具,提高运输效率。
4.2 以数字乡村建设带动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完善。
农村电子商务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数字乡村建设的关键驱动力。首先,政府应以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农村电商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科技水平以及资金状况等限制了网络基站的建设,整体上农村网络覆盖率低,严重阻碍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政府应给予农村网络建设资金支持,通过数字乡村建设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进而保障农村电商物流可持续发展。其次,农村电商物流应充分利用乡村数字化平台,与网络销售公司加强合作,双方共享信息,优化整合物流资源,提高配送服务效率。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库是实现线上高效配送系统的重要前提。利用数字经济大数据的基础支撑作用,可探索农产品物流集约化发展,有效推动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建设及信息化管理。农村电商信息平台的运行可通过降低信息获取成本、构建双向物流从而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最后,针对配送终端未触达村级层面,现有农村电商物流运输环境不通畅问题,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完善城市商品进村“最后一公里”配送以及农产品出村“最后一公里”配送。物流企业可利用自动提货柜、自助取件箱等方式,设置无人存储营业点,抑或装备无人配送车辆,运用自动驾驶、人脸识别等智能化手段派送小物件商品,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将线上与线下更好结合在一起。
4.3 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及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在数字经济时代,各地政府应投入资金及出台政策大力培育农村电商物流人才。首先,政府应利用数字技术,为农村地区提供电子商务物流有关的线上培训,一是为此后有意愿从事农村电商物流行业的人员提供有关农村农产品结构及农村经济发展概况的介绍,了解各种农产品生产流程及保鲜期等特点,为农村电商行业提供强大的人才“蓄水池”;二是,对于正从事农村电商物流行业的人员,应注重课程讲授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各地农村可与当地高校合作,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参观电商物流企业、进入相关企业实训的机会以及承办大学生农村电商物流系列活动比赛,进而提升当地农村电商物流人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