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3777金沙娱场城在线官方网站
货物查询

全国咨询热线400-663-9099
3777金沙娱场城在线

基于耦合协调度的物流创新与流通业升级关系研究

字号:T|T
文章出处:作者:人气:-发表时间:2024-07-30 08:16:00

 

1 引言

物流指的是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的物质流动和信息流动。现代物流业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基础,主要承担着将生产者产出的商品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送达消费者手中的功能,核心要素包括仓储、运输和配送等环节。我国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催生了现代化物流体系。根据《中国商贸物流发展报告(2022年)》的相关数据,2022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347.6万亿元,同比增长3.4%;社会物流费用达17.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约为15%。同时,商贸物流网络持续完善、商贸物流效率稳中有升,现代物流业在发挥保畅通、保供给方面成果斐然。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持续的创新投入,包括物流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和流通渠道创新的现代物流创新体系为扩大物流业的影响力提供了有益帮助。

伴随物流创新发展,囊括一切贸易关系总和的现代流通业转型升级也愈发迫切。流通业是基于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融合发展而形成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流通业连通生产与消费,是诸多细分行业如批发业、零售餐饮业、酒店住宿业的基础。从狭义层面来看,流通业指的是生产者的商品经批发商、零售商至消费者的流转过程,这与物流业的概念十分相近;从广义层面来看,社会性大流通以物流为载体,形成包括佣金代理、餐饮零售甚至金融服务的广大行业体系。可以看出,物流业既是现代流通业的重要组成,同时也对流通业发展起到重要影响。研究物流创新对流通业升级的影响具有积极意义。

2 物流创新和流通业升级现状

2.1 物流创新现状

本文分别从物流组织创新、物流技术创新和物流渠道创新三个方面来分析物流创新现状。

(1)组织创新层面。传统物流业以不同企业的链式协作为主要组织方式,在物流企业内部遵循任务驱动式、自下而上的组织模式。现代数字技术和物流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给了物流业组织创新充足的空间,于是多式联运、分布式协同的物流组织创新成为重要趋势。例如,充分发展多式联运能够串联起多种交通工具,形成复合运输组织,使得货物流转成本下降、运输范围扩大。而物流企业内部组织创新依托现代化工具逐步由集成化、功能一体化过渡至虚拟与网络化的物流组织,例如,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突破原有物流组织的有形边界,以整合各成员技术和资源、顾客及市场机会等基于统一、协调的物流运作来实现最大的物流权能。虚拟与网络化物流组织创新使得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愈发重要,由此将单个企业扩展为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能够更好地利用物流服务资源创造更高的效益。

(2)技术创新层面。物流技术创新以物流科技为代表,深入物流管理、物流调度、物流服务等不同领域,在物流管理方面,以智能仓储、智能配送为代表的技术创新使得大数据+物流成为可能,例如,京东云直击大宗商品贸易痛点,宣布构建“数字仓储+数字贸易+数字金融”三位一体的数字仓库。而在物流快递领域,企业的科技创新也不断赋能物流发展,如圆通快递新上线的“打单实时拦截”和“停发地址查询”功能;申通快递运行网点管家移动端;菜鸟包裹则基于无人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无人配送技术的覆盖度。

(3)渠道创新层面。现代物流以供应链为核心,在物流渠道方面已从单一渠道向网格化渠道转变,如京东物流打造供应链智能系统,依托供应链智能决策和精细化运营为企业提供价值增值可能,极大地丰富了流通渠道,提高了物流资源的纵向运用能力。

2.2 流通业升级现状

流通业升级是流通业发展的一种形式,指的是产业逐渐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进发展的过程。伴随新型流通业态不断出现,传统流通业态加速萎缩,流通业整体朝流通方式现代化、企业创新迭代能力高级化的方式转变。流通业升级主要呈现如下现状:

第一,流通业由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增长演进。传统流通业主要由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来带动产值增长,随着现代流通市场的快速发展,以生产要素生产率提高为核心的集约型增长成为流通业升级的关键,即实现从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过渡转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流通业逐渐从增长效益低的增长模式向现代技术进步推动的创新改善型经营管理模式转变,实现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同步提升。

第二,流通业经济效应愈发显著。流通业升级的过程也是产业重要性地位不断凸显的过程,这集中体现在流通业对其他产业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方面,如流通业升级带来消费效应,传统商品流通的售卖功能无法适应消费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需求,通过转型升级能够提高流通效率,开发流通功能,实现对消费经济的促进及经济增长。

第三,流通业结构转型显著。流通业结构转型升级集中表现在产业内部价值创造由低级化向高级化升级的过程。如现代流通业以劳动力投入和固定资产投入实现的产值增长效应下降,而以现代技术驱动的要素生产率提升成果显著,这表明流通业价值创造过程的核心方向发生转变。受此影响,传统流通业售卖和货物组织等低端行业的劳动力减少,剩余产能逐渐淘汰,而数字化流通和智慧流通网络建设得以蓬勃发展,整体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

3 物流创新与流通业升级的关系机制分析

3.1 物流创新对流通业升级的溢出效应机制

创新具有外部性,指的是创新主体对他人或社会产生的福利溢出。物流创新的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减少企业创新成本,提高技术或组织水平,从而加速创新作用的扩散,使竞争企业能够为市场提供更先进的服务理念或更加优质廉价的创新产品,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转型。物流业是现代流通业的重要组成,物流创新不仅能够推动物流业组织转型、提高技术贡献,还能间接促进诸如零售业、金融业及其他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发展,继而实现现代流通业的差异化发展,促进流通业从低质量、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升级到高质量、高效率的集约化经济增长模式。

3.2 物流创新对流通业升级的价值推动效应

物流创新能够推动流通业价值链升级,使得流通业呈现出沿着上下游价值链的构成不断增值的状态。物流创新围绕商品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物流及服务等诸多环节进行有机分配,并通过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和渠道创新丰富商贸产品或服务的价值链构成,促进流通业由简单的货物贸易、资源流转的低级产业角色升级到促进要素集聚、发挥经济媒介的高级角色作用。物流创新在提升流通业价值升级能力的同时也会产生诸多负面效应,如在物流技术快速创新的过程中,流通业价值链逐渐转变成以互联网信息化驱动的复合网络而非只以资本和劳动力驱动的单链体系,同时,传统粗放型流通体系中的大批劳动力也势必受到影响,产生明显的就业削减效应。这也反映出物流创新在推动流通业升级的过程中会颠覆传统流通业的增长方式,对流通业的现代化能力造成一定影响。

3.3 流通业升级对物流创新的传导作用

流通业升级是流通业发展方式和资源运用方式的转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流通业价值实现路径和产业地位、贡献程度的变化。在流通业升级过程中,物流业作为重要的代表性行业,深受流通业升级的积极效应的影响。因流通业升级而产生的流通技术需求与创新流通组织模式将通过产业内部价值链传导至物流行业继而倒逼物流创新以适应流通业升级的要求。例如,在流通业升级过程中,信息化工具的使用加速了零售业、酒店业和物流业之间的信息交换,物流业连通生产资源和消费资源,如何高效实现信息传递和资源配置便对物流创新提出要求,受此影响,物流业通过学习应用现代产业组织形式,提高先进技术的使用以保证生产效率,形成稳定的物流创新机制,实现产业现代化。

4 物流创新与流通业升级的影响实证分析

通过上文的理论分析可知,物流创新与流通业升级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而且表现为双向相关关系,物流创新在推动流通业升级的同时,流通业升级的成果也为物流创新提供了稳定的环境。本节从物流创新与流通业升级的耦合关联关系层面进行分析。

4.1 耦合协调度模型设定

参考盛亚(2016)的研究,本文将物流创新与流通业升级的耦合关系表述为如下模型:

图

式(1)中:u为系统综合序参量,表示的是耦合系统中的组成元素数量,在本文的研究中,取u=2。据此计算得到耦合度指数:

图

设定正常数x1,x2…xm为分别描述物流创新发展的m个指标,y1,y2…yn则分别表示流通业升级的n个指标,表示第i个衡量物流创新的指标的标准化值;相应地,表示第j个衡量流通业升级的指标的标准化值。其对应的权重指标为ai和bj。耦合度C为f(x)、g(y)在这一状态下达到的耦合度值。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当C的数值<1时,达到高水平耦合。当0.5

4.2 指标构建与数据选择

(1)物流创新指标。根据前文所述,物流创新包括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和渠道创新三个层面,为了提高研究的准确性,本文选择包括批发零售业、仓储物流业等在内的50家上市流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流通创新的代理变量,这是因为全要素生产率表示“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创新是效率提升的重要途径,因此以具有代表性的流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衡量一个阶段产业内部创新成果具有一定可行性。

(2)流通业升级指标。流通业虽然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产业内部同样具有劳动力资源配置从低级向高级过渡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低端劳动力减少,知识型、技术型劳动力成为流通经济增长的主力。随着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改变,流通产业增加值也将实现持续增长,参考三次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服务业占GDP比重逐步升高的情况,本文选择流通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作为流通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代理变量。

根据研究所设变量,本文分别选择2013—2021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等官方资料数据,同时结合商务部公开披露的数据进行研究,考虑到各指标数据可能存在量纲差异,为避免研究结果的误差增加,对全部变量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故选择2013年作为基期进行实证分析。

4.3 物流创新对流通业升级的影响实证结果

4.3.1 物流创新对流通业升级耦合关联时序演化分析

使用耦合关联度模型对物流创新与流通业升级关系进行测算,得到表1所示结果。从该结果中可以看到,2015年、2016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物流创新与流通业升级呈现高水平耦合;2013年、2014年物流创新与流通业升级呈现一般耦合;2017年物流创新与流通业升级呈现较好耦合。总体来看,物流创新与流通业升级表现为较高程度的耦合状态,故物流创新与流通业升级具有正向相关关系,物流创新的持续发展会推动流通业升级,结合前文的理论分析可知,物流创新过程中,技术创新、组织创新能够提高物流业服务效率,促进提高资源转化率和生产效率,继而提高价值创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推动流通业实现由低级生产向高级生产的转型升级。二者之间的高水平耦合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物流创新与流通业升级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鉴于当前物流创新发展和流通业产业形态持续丰富,它们的高水平耦合能够促进流通服务能力现代化。

表1 物流创新与流通业升级耦合关联表

表格图

4.3.2 物流创新对流通业升级耦合协调空间截面分析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组织形态具有显著差异,特别是流通业作为第三产业,受到不同区域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消费理念和消费能力的差异影响,往往出现极大不同。因此,物流创新与流通业升级的关系也可能存在较大变异,以空间截面分析方法研究物流创新与流通业升级的区域异质性,得到表2所示结果。

表2 物流创新与流通业升级耦合协调度空间结果评价表

表格图

从表2可以看出,当前华北、华东区域物流创新与流通业升级耦合协调程度较高,东北、华中和西南地区物流创新与流通业升级耦合协调程度较好,西北地区物流创新与流通业升级耦合协调程度较差,说明现阶段我国物流创新与流通业升级耦合协调度大致遵循自东向西逐步提高的规律。深入分析可知,华北与华东地区经济基础良好,现代化流通业发展迅猛,物流服务覆盖度广,良好的耦合协调度检验结果也显示出华北和华东区域物流创新与流通业升级之间的紧密关联。由于华北与华东地区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远高于西北地区,因此物流创新水平较高,流通业作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具有更多升级发展的空间,因此物流创新能够与流通业升级形成高水平耦合的共振发展形态。西北地区深居内陆,经济基础薄弱,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现代物流创新空间不足,因此流通业升级缓慢,西北地区物流创新与流通业升级无法实现较高水平的耦合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西北地区的现代流通业体系建设。

5 结语

5.1 结论

物流创新与流通业升级关系紧密,从耦合协调度检验的角度探究物流创新与流通业升级的关系得到结论:在研究期内,物流创新与流通业升级表现为较高程度的耦合状态,故物流创新与流通业升级具有正向相关关系。从区域差异层面来看,华北、华东区域物流创新与流通业升级耦合协调程度较高,东北、华中和西南地区物流创新与流通业升级耦合协调程度较好,西北地区物流创新与流通业升级耦合协调程度较差,说明我国不同区域物流创新与流通业升级发展存在较大不同。

5.2 研究建议

第一,提升新型流通技术的应用水平,丰富流通产业价值。构建应用冷链物流体系、建立商品仓储物流信息共享机制、质量追溯系统,实现物流领域技术革新,提高流通产业价值,在现代数字技术的加持下丰富流通业态,拓展流通业升级空间。

第二,提升流通业的流通能力。要在全国范围内构建现代、高效的流通服务体系,确保不同区域城市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流通业协调发展,消除城乡二元流通经济结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推动农村和西北偏远地区现代化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建设,适时引入新型流通业态,让新零售、无人机物流等现代化物流创新得以与流通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流通业现代化水平。此外,还要完善商贸流通渠道,着力加强现代物流仓储质量,提高物流企业收发货时效,在行业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实现行业间相互协调,这对促进流通业转型升级和流通服务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应得到充分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