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冷链物流对保证人们的饮食和药物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医药行业的特性决定了医药企业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时将药品配送到客户手中。因此,在面对一系列的突发状况时,如何规划车辆配送路径,降低运营成本,保证药品及时送达客户手中,是每个医药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医药冷链物流还处在起步阶段,对冷链技术和设备等方面的研究也都在不断探索中,国内外对医药冷链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邓振华[1]认为,药品冷链物流是为满足人民治病需求而建立的一种冷藏系统。贾阳光等[2]认为,药品冷链物流是为了满足人们对防病治病的需要,使药物在整个过程中都处于要求的温度区间,并保证其质量。药品物流就是在物流技术、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帮助下,把上游的供应商和终端病人都进行有效的链接,对在药品供应过程中的存储、配送、拣选、维护等工作进行优化,减少拣选错误,缩短工作时间,增强订单的处理能力,降低物流费用[3]。
(一)配送路径不够合理。虽然该公司对其物流配送系统进行了持续的优化,但是大部分的工作都集中在了硬件的改进和人员的更新上,鲜有人员对药品冷链物流配送系统进行合理的建模、优化。司机拿到客户需求订单后可能会因为个人习惯选择配送路径,该段路途的车流量以及天气状况都可能影响配送,最终造成物流成本增加。(二)低温运输率低。目前,虽然我国冷链运输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冷链运输装备总体供给不足。据不完全统计,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冷链物流方面起步早,冷库转运率在80%—90%之间,俄罗斯、东欧地区的冷库转运率在20%—50%之间,而中国目前的冷库转运率在20%左右,相差很大。(三)配送时间把控不足。由于冷链产品具有易变质以及易腐烂的特征,物流配送环节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某些需要低温保存的药品对于入库时间极为严格,所以客户对于物流配送的时间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当出现客户随机需求的情况时,要在客户指定的时间内完成货物的运送是非常困难的。
(一)配送路径规划不科学。运输成本占物流配送总成本的30%—55%,若能降低运输费用,将会大大提升制药企业的物流配送效率。从目前该医药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立一种科学的、符合实际需要的、能够保证配送时效、准确的配送模式是制药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二)物流配送管理理念滞后。该医药公司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产品的销售上,并没有认识到提高配送效率对于降低成本以及药品销售的重要性。企业在进行车辆配送时,需要考虑客户需求与需求时间两个因素,一方面,冷链物流的运输费用很高,如果不合理的路线规划导致车辆提早抵达,势必会使企业的配送费用上升。另外,物流配送时间过长,物流损失也会增加。(三)信息化程度低。近几年,该医药企业在物流配送方面的投资不断增加,包括自动分拣机、车辆等。然而,企业的物流体系运作状况并不尽如人意,虽然企业引进了先进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但未对运输路线的优化、配送组合的规划等方面深入研究,尤其是路径的选取,更多的是依赖于司机的个人选择。此外,企业与供应商以及客户之间并未建立起信息体系,对需求量不能进行精确的预测,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物流配送成本。
(一)增加对软硬件设施的投入。经过对众多冷链物流企业的调研发现,由于冷链企业的经营范围越来越广,许多企业都有扩建硬件和软件设备的打算。另外,在对原有设备进行改造与更新的基础上,对技术进行革新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目前,加强高新技术的应用将会进一步减少管理费用,提高管理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二)发展先进冷链设备和技术。推动医药冷链行业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使用环保、节能的冷藏车等,提高对药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追踪和可追溯的能力。比如,利用无线射频技术建立冷链的温度监测系统,从而提升运营的效率和服务水平,进行有效的监测。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冷藏车辆和冷藏集装箱,采用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隔热材料,降低能耗,研发新型能源冷藏车辆。(三)加强资源信息管理。企业信息资源是HX公司制药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入的规划和管理,指导下一步的最佳路径,在此基础上,对医药企业冷链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
提升药品冷链物流配送效率,保障药品质量,确保药品安全,是提升民众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医药冷链物流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政府应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从人才培养、一体化大数据智能医疗冷链物流平台建设、完善药品冷链物流配套设施与装备建设等方面入手,推动中国药品冷链物流系统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