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物流,即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的结合,是主要为电子商务客户提供服务,并基于互联网技术,创造性地推动物流行业发展的新商业模式。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与之配套的电商物流行业也突飞猛进。202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4.1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1.1倍,年均增长8.8%。其中全国网上零售额为13.1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9倍;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10.8万亿元,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的比重达到了24.5%,规模居世界领先地位[1]。电商交易规模的增长与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相辅相成,电商物流在消费市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电商物流领域还存在着许多风险亟待研究和解决,有效规避和处理物流服务主体与对方的合同纠纷、侵权纠纷是物流企业保持良好信誉的重要前提,同时,依法纳税、防范客户信息泄露是物流企业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为了更好地规范电商物流领域各方主体的经营行为及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在电商市场蓬勃发展之际如何正确处理电商、客户和物流公司之间的合同履约问题;如何对电商企业面临的侵权风险进行防范和救济;以及如何完善电商物流信息安全保护等问题成为了电商物流行业目前需要梳理和研究分析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环境下如何应对物流运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进行分析研究,一方面,能够有效规范和引导国内电商物流行业依法经营;另一方面,能够为政府相关部门规范、引导物流行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合同风险指的是电商物流企业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内容等完成交付义务,从而使客户遭受经济或法律上的损失。在电子商务交易的过程中,消费者和卖家都会受到多种合同条款和交易规则的影响,包括交货时间、价格以及付款方式等。第三方公司,如转运公司,是与物流企业、客户联系最为密切的服务提供方,其能否履行自己应承担的义务直接关系到交易各方的利益及整个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在商业交易中,通常只会在合同中约定物流公司的违约责任,而未将第三方公司视为合同的相对方。例如,在跨境交易中,一些转运公司作为第三方公司可能会采取违规操作,通过灰色地带转运货物,如果海关将其认定为走私品,就会没收货物,给多方主体造成损失[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的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如果当事人一方未能依照约定支付价款或报酬,或未按照约定提供服务,给相对方造成损失,则该行为构成违约。此外,电商物流服务主体在与客户签订合同时,常常会出现以下几种问题:第一,合同条款约定不明。例如:客户未与电商物流企业释明所运输商品的类型,致使电商物流企业对物流产品属性缺乏准确判断,在物流运输过程中或货物到达目的地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货物丢失或损坏。第二,合同中存在格式条款。电商物流企业在与客户签订合同时往往使用的是格式条款,当客户为格式条款提供方时,通常都会在条款中作出对自己有利的规定,从而损害电商物流企业的利益。第三,对相关责任没有约定。在特殊情况下,电商物流企业难以准确判断其运输行为的法律性质到底是运输合同还是买卖合同,这就导致出现合同约定之外的情况时,电商物流企业难以准确运用法律维权。
在电商物流行业中,运输、储存和投递等多方面均存在侵权风险,其中,运输过程中的侵权风险是电商物流企业所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也是客户投诉最多、企业损失最大的风险要素之一。由于电商企业和客户之间存在服务合同关系,所以此类责任通常不会在合同中予以明确规定,而是电商物流企业按照商业惯例,由物流公司一方承担。此类纠纷在司法实践中通常表现为: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快递公司的过错,导致快递遭受毁损或灭失,从而引发侵权责任的纠纷,此类案件一般会涉及双方当事人之间对赔偿数额产生争议与分歧,例如如何对受损、丢失的快件进行赔偿。此外还存在储存中的侵权责任,即储存期间货物出现毁损或者灭失,此类纠纷在司法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不当存储、违规操作以及保管不善引发侵权事故等多种形式。最后是投递时的侵权责任纠纷,通常指物流服务主体在投递过程中因不当行为导致物件损毁、灭失而产生的法律问题。例如:易碎物品在投递过程中毁坏,或者在因客户未及时签收而导致物品腐烂、变质等情况下产生纠纷,并引发相应的赔偿问题。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税收问题,这也是电商物流企业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首先,电商物流企业属于新兴行业,所以目前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很多电商物流企业在实际经营中难以全面、正确地申报纳税。其次,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系统。为了满足税务机关对纳税行为的监控要求,我国要求所有从事电子商务交易行为的纳税人必须进行税务登记、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手续、编制会计帐簿等工作,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电商物流企业并没有办理税务登记,也没有专门负责办理税务登记的人员。最后,部分电商物流企业选择挂靠一家空壳公司为其代缴税款,这类委托可能会导致电商物流企业被税务机关查处或陷入“偷逃税”等刑事责任风险之中。
其次,发票票据的规范化问题也是电商物流行业在税务方面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包括发票种类、开具方式、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的选择以及开具是否符合规范等。发票管理的规范化是电子商务物流企业规避税务风险的关键措施之一,由于电子税务系统本身的漏洞和电子发票的便捷性,部分电商物流企业认为无需提供实体发票,甚至不需要提供任何形式的发票,或是在开具增值税发票时存在重复开具或伪造发票的违法问题。该等行为尽管表面上看起来减轻了企业的纳税义务,但这种做法却对其信誉造成负面影响,甚至触犯法律。故而,在物流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规范开具发票至关重要。
信息安全是当前电商物流行业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已经明确规定了公民的隐私权,这意味着我国加强了对隐私权的立法保护,但还未细分到相关细节上,尤其是未明确电商物流信息隐私权保护的具体内容。面对日益猖獗的电信网络诈骗,电商物流行业应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对用户个人信息予以充分保护[3]。
国家对网购的信息安全十分重视,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就已明确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网络购物平台经营者不得私自收集、使用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在保护客户个人隐私、防范信息泄露的问题上,我国《快递暂行条例》对快递员在投递快件时应遵守的行为作出了明确规定:快递企业应当将快件投递到约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手中,并告知收件人或代收人当面验收;投递个人信函以外的快件时,应当场验视面函;投递个人大件邮件时,应核对发件人名称、地址和收件人名称、地址等信息;对符合收件条件的,收寄双方应当场签收。若快递员因未遵守以上规范要求或未采取安全保障措施而导致信息泄露或损毁,快递企业将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制定《电子商务法实施条例》是国家规范和引导电子商务活动的重要措施,对维护电商经营者和物流服务提供者等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该等主体可以通过明晰经营义务与法律责任减少或避免相应的行业风险。根据上文对电商物流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一是优化企业治理理念,加强内部制度建设;二是重视具体业务风险防范工作;三是利用政府部门进行必要的规范和引导。通过采取以上三种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为物流服务提供者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提供借鉴和参考。
随着物流服务提供者业务规模的扩张,其所牵涉的业务环节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从而导致相应的法律风险提升。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和减少物流服务提供者在开展物流服务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物流服务供应商应该加强内部制度建设,根据业务流程合理规划岗位和职责,明晰岗位责任、确保权责分明;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监控体系和监督机制,以防止各种违法行为发生。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确保对物流业务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有效的管控,以杜绝任何形式的违约、侵权或其他违反操作流程的行为[4]。
电商物流服务主体应建立健全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规范物流运输行为、严格审核客户资质、建立依法纳税机制以及防范危害个人信息安全的行为规范。物流服务主体可以通过设立奖惩制度来防止内部人员滥用权力和泄露信息的行为发生,对消费者个人信息进行合理保护并采取技术手段防止其被非法获取或利用,对涉及客户的重要信息需要进行保密处理;同时也可以要求相关员工签订保密协议等。除此之外,物流服务提供者应当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纳税体系,聘请专业会计人员妥善处理企业的税务问题,做到依法依规,避免少缴漏缴。在处理上述问题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其一,电商物流公司应构建“用户主体观”,即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企业治理理念,根据服务对象群体进行科学分工管理;其二,内部和外部人员均应采取管控措施,杜绝侵犯客户信息和商业秘密的行为,并拒绝使用通过任何非法手段获取的信息。对于可能涉及客户信息和商业秘密的内容,电商物流企业应当以签订《保密协议》的方式进行管理,《保密协议》应明确规定保密期限、保密方式和法律责任等条款。据此形成科学、严密的电商物流企业治理体系,充分保障用户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在具体的业务风险防范工作中,电商物流服务主体在签订合同时应注意明确各方责任,避免因法律问题产生争议而使双方遭受损失。电商物流服务主体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措施规避相关法律风险:一是在平台内建立有效的投诉处理机制;二是对消费者提出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必要的解释和说明,以提高消费者对投诉处理机制的满意度;三是开展相关业务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例如:所承运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时,电商物流服务主体应及时通过后台客服与客户积极沟通、协商解决相应问题;若物流平台未及时处理相关消费者的诉求,则应向消费者解释原因并道歉。
电商物流服务主体应加强对自身工作岗位所面临的潜在风险的认知,进一步完善物流配送的安全管理,例如通过第三方机构购买专业保险产品,同时注重对配送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以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和能力较强、熟悉业务流程的复合型人才。例如:通过设立相关岗位制度、落实岗位职责、完善流程控制等措施实现对快递物品保管、运输和对投递行为的有效控制;采取有效措施如配备监控录像、实时定位系统、报警系统等加强对快递员配送车辆和人员的安全管理;采取必要的防撞和防盗措施,提高自身的安全防护水平。
《电子商务法》中针对电商物流的相关规定,体现了政府对物流领域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对其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政府职能部门在规范行业行为时,应当明确监管职责的内容与边界,同时,要加强对电商物流企业的日常监督与管理,对电商物流企业在企业合规等问题上进行必要的引导与规范,以确保行业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必须树立服务意识,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同时也需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形成多主体合力共治的格局。不能忽视,电商物流行业在新经济模式下的运营形态所存在的缺陷,如信用评价体系的运用限制了消费者维权,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且流通效率降低,该等问题导致电商物流行业无法健康持续发展。因此,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亟需政府职能部门建立以社会信用体系为核心、以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为支撑的综合性服务体系。通过加强电商物流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规范物流企业行为以及完善电子商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等措施,推进电商物流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及自动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居民对便捷生活的需求也大幅提升,电商行业未来的竞争将聚焦于物流业的发展,这也将会成为该行业的风险防控关键节点。目前我国电商物流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弊端,电商经营者和物流企业以及用户之间形成的独特法律关系,若防控失当,将对物流行业的发展构成严重制约。当前,通过理论研究对电商物流中存在的合同风险、侵权风险、税务风险和信息泄露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电商物流产业政策提供参考,从而引导物流企业规范经营,同时也为我国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