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3777金沙娱场城在线官方网站
货物查询

全国咨询热线400-663-9099
3777金沙娱场城在线

ESG理念下物流企业的脱碳研究

字号:T|T
文章出处:作者:人气:-发表时间:2024-07-31 08:38:00

 

1 引言

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已导致全球气温异常,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节能减排刻不容缓。近些年,我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枯竭等问题,于是我国正式提出了“双碳”目标,将绿色发展摆在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双碳”目标为我国各类企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物流企业作为现代电商运转的关键枢纽,已经发展成各行各业的关键,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目前物流行业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商品包装过度、运输纸箱堆积等问题日益凸显[1]。因此,物流业已成为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

ESG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公司治理表现的价值理念,也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可持续发展能力、道德水平的三个关键因数,目前,国内形成了一套ESG信息披露、ESG评级、ESG监管的科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监督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进行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ESG作为“双碳”目标达成和推动后疫情时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为物流企业落实碳中和提供了指引和方向,成为指引物流企业中长期发展必不可少的守则[2]。在目前经济转型的大趋势之下,物流企业进行ESG绿色治理势在必行,物流企业唯有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绿色转型升级,不断优化治理体系,兼顾环境与社会发展,才能够实现有效脱碳。

2 物流企业的ESG发展状况

我国社会物流的需求近些年持续增长。2019 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为 298 万亿元,2020 年受制于疫情影响,全年的社会物流总额为 300.1 万亿元,同比增长不足 1%。2021 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 335.2 万亿元,比 2020 年增长 9.2%,物流总额实现了较快恢复。2022年虽然各个城市又大规模爆发了疫情,但本年物流总额达到347.6万亿元,仍增长了3.4%。2022年末国家解除了疫情的管控措施,加上共享物流、智慧物流、第三方物流、多式联运等新模式的盛行,物流行业取得了进一步发展。

ESG理念于2005年由Ivo Knoepel在《Who Cares Wins》研究报告中首次提出,ESG理念从兴起到目前的发展不足20年,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发展机制和标准,我国推行 ESG 发展理念比欧美国家晚,目前,ESG评级体系、ESG信息披露机制、ESG监管机构都还不健全,且ESG理念最开始是由金融行业拓展而来,但是,物流行业与金融行业的差距较大,物流行业对于ESG理念的运用还不够,ESG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探索物流业ESG发展路径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3 物流企业的脱碳困境

3.1 货运方式能源转换难

交通运输常用的货运方式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这些运输方式普遍存在能耗大、污染重的问题。目前,新能源的普及率较低,在公路运输方面,虽然电动汽车、甲醇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太阳能汽车等各式各样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开始投入使用,但是长途货运存在充电慢、充电难、耗电快等问题,所以,公路运输的新能源转型较为困难。铁路运输作为运输中能耗总量较低的运输方式,能源结构依旧需要不断优化,应通过核电、太阳能或水利发电的方式来降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和消耗。其余运输方式对柴油、汽油、煤油等依赖较强,这些都是碳污染的主要来源,物流企业应积极转变能源方式,多使用节能清洁能源,并注重研发新型绿色燃料,从而加快交通运输能源的转型升级。

3.2 绿色低碳技术创新难

物流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不愿意过多投入绿色低碳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片面追求短期经营效益,没有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产品研发、仓储配送和包装运输等关键环节[3]。在“双碳”战略下达以后,国家一直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但是政府对绿色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不够,支持鼓励物流企业开发应用绿色低碳技术的政策措施还不健全,相关的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绿色补贴等相关政策没有完全得到落实。由于地区的差异化,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很难具有针对性、合适性,一些地方政府对物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绿色物流发展纳入地方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目标、方向、路径都不清晰,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推动,这些原因都导致物流业的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艰难。

3.3 供应链管理效率低

物流企业在市场中已不作为单独的个体存在,而是处在供应链结构中,因此,需要从供应链层面去进行分析探讨。物流企业供应链的构建需要各个环节的有效协同,但是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较低,供应链环节中的相关企业信息不对称,无法进行及时的沟通与共享,各环节衔接不畅,增加了时间和空间成本,也就降低了供应链效率[4]。目前,企业对物流供应链管理并没有给予重视,缺乏专门的管理部门,管理服务水平低,运行体制不畅,很难适应现代物流追求动态运作、快速响应的要求,也就无法有效地提高整个企业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所以,应加强物流供应链的建设,重视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最大化物流资源配置效益,以此保障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4 缺乏ESG绿色治理人才

ESG理念的重要一环是进行公司治理,企业经营发展的绿色转型依赖于公司治理,而治理效用取决于管理层的各种决策,决策是否有利于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取决于高管是否具有低碳环保意识,注重环境保护的高管往往会做出环境友好型决策,也会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物流业从业者的素质普遍较低,缺乏专业系统化的物流知识培训。物流专业作为管理类的一个分支,十分缺乏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因在校学生只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与技能,致使物流人才常年短缺[5]。由于我国 ESG 发展相对较晚,能将 ESG 理论与实际业务相融合的专业人才十分短缺,且目前物流行业的高管已经较为稳定,缺乏绿色低碳意识的高管,就难以制定绿色治理决策,这也导致了物流企业的绿色发展受阻。

4 从ESG社会责任角度推动物流企业脱碳

4.1 外部加强企业ESG表现监督

社会责任作为ESG体系构建中的重要一环,对企业实现绿色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很多企业存在选择性披露社会责任相关信息,主动粉饰ESG责任报告,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社会责任的现象[6]。现有外部监督包括ESG评级机构、ESG监管机构、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等,物流企业先进行ESG信息披露,三方机构再对企业的ESG表现进行一个评级或评分,其余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再就其评分做出相应决策,这种外部的反馈通常会促进企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履行环境保护的责任[7]。政府监管部门要发布企业ESG信息披露要求并以强制力保障其实施,ESG评级机构需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对物流企业的表现进行一个科学的评价,新闻媒体加强对企业忽视社会责任的一些行为进行及时报道,让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行为进行道德上的监督。

4.2 内部加强企业ESG责任管理

首先,企业需将ESG理念贯穿到公司的方方面面,提高整个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在运营的各个环节自发地去承担必须的社会责任,如重视对员工权益的保障和发展,选择信誉良好的商业伙伴,建立风险共担的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社区的教育、医疗、就业等贡献力量等,以此推动企业脱碳任务的完成;其次,企业需要完善内部的ESG监督体系,以此来遏制企业以环境为代价换来的短期利益。可设立专门的部门实时监督企业各个环节的运作,对企业运转过程中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现象进行及时纠正,督促企业自主披露相关ESG责任信息,并保证披露情况的真实性[8];最后,国家层面对碳排放的限定,只是宏观上的定性要求,而企业作为国家战略的践行者,需要积极引入碳排放监测信息系统,对物流全过程的碳排放进行实时监测,以此推动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

5 从ESG环境角度助力物流企业脱碳

5.1 引导物流企业ESG环境管理

首先,政府应根据不同的行业、地区、企业出台具体的法律措施,对企业一些过度包装、环境污染、能源排放等各方面的问题进行约束与整改,对ESG表现良好的企业进行奖励,如一些低碳补贴、税收优惠,减少融资约束等;其次,物流方面最亟需解决的是高能耗的问题,而降低碳排放很大程度上依赖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政府应该对接国际物流标准,实现物流标准的定量化和本土化,对不符合绿色低碳要求的物流技术、管理、计量等相关标准,及时进行修订完善,构建完善的绿色物流标准体系,并加大对绿色物流基础建设的投入,引导企业进行ESG发展方式的转变,积极鼓励企业进行绿色创新;最后,政府可专门建立结合ESG体系的碳排放检测协会,注重发挥协会在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反映企业诉求、提出政策建议、促进企业ESG管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督促企业主动积极地保护环境。

5.2 促进物流企业ESG绿色转型

政府的政策支撑只是外部的激励,企业ESG绿色转型很大程度上依靠企业内部绿色创新和绿色管理[9]。首先,物流企业应该加快老旧高能耗运输设备的淘汰更新,主动去推广运用国家大力支持的环保节能产品,构建全新的包装回收再利用循环体系,积极开展企业物流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不断优化生产运输工艺;其次,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攻关,鼓励大家积极进行绿色创新,营造人人想创新的绿色物流氛围。将政府各种补贴与奖励落到实处,积极引导资金流向技术创新,开发设计绿色产品、绿色材料、绿色制造、绿色服务,大力发展绿色配送、绿色仓储、绿色物流园区;最后,推动绿色物流低碳技术融合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如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相结合完善,将其运用到物流供应链的各环节,从制造端、运输端和消费端共同发力,以此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产品仓储配送效率、与客户对接效率,进而实现物流企业的ESG绿色转型。

6 从ESG公司治理角度推进企业脱碳

6.1 加强物流企业ESG人才培养

公司治理的绿色化取决于高管的各种决策,具有ESG绿色治理意识的高管往往会做出利于企业长久发展的绿色决策,目前,物流业ESG人才的短缺限制了物流企业的低碳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第一,企业在进行高级管理层的聘请工作时,就可有意识地去聘用在校期间学习过绿色相关课程、有过海外留学经验、对环境有较强责任心的一些高素质ESG人才。第二,目前物流业的高管人才已经较为固定,要进行更换较为困难,所以,企业可建立减碳培训机制,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保护环境的培训活动,促成大家产生低碳环保意识。第三,健全“以人为本”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10],将绿色理念和发展要求融入企业规章制度,以制度激励约束员工职业行为,设立合适的绿色奖惩机制,不断增强企业员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落实绿色发展要求。

6.2 健全物流企业ESG管理机制

在“双碳”背景下,物流发展不仅要考虑经营效益,也需要致力于公司绿色治理能力的提升,加强企业内部ESG建设,构建完善现代物流企业绿色经营管理体系。首先,树牢ESG绿色发展理念,将其纳入整体长期发展规划当中,塑造绿色文化、推动绿色生产、严控绿色包装、加强绿色回收、构建绿色经营管理体系等,彻底实现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变革;其次,物流企业可自上而下地推进ESG内部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物流供应链的ESG管理,将 ESG 指标及评估体系融入企业供应链管理流程,加强与供应商、经销商等上下游企业的信息沟通,加强对供应链上各环节绿色行为的追踪、分析和监测,使整个供应链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整合各环节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污染;最后,需要加强ESG相关绩效评价体系,对企业的各个层级部门的行为进行严格监督,最终实现减排方式与经营管理模式的协同治理,以此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ESG理念为指引,从社会责任、环境保护、公司治理三个维度去促进物流企业达成“双碳”目标具有科学性、可实践性。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创新绿色低碳物流技术、夯实物流业基础建设、构建资源循环再生系统、健全物流供应链ESG管理、加强内外部ESG表现监督以及构建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等途径,将ESG发展理念融入物流企业建设的各个环节,为物流业实现绿色转型、国家达成“双碳”目标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