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物流枢纽是集货物存储、转运、分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物流设施群,具备辐射区域更广、运行效率更高、服务功能更优等优势特征。自2019年《关于做好2019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的通知》印发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共计牵头公布5批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名单,涵括125个枢纽。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能够解决产业布局缺乏规划、区域交流不足及区域流通要素分散等主要问题,提升物流效率,有力支撑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建设。同时,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能够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整合区域内的商流、物流、技术流和知识流等资源,从而提高区域内、跨区域的物流活动组织能力与效率。物流效率提高能够加快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物流产业交流合作,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极具现实意义。由此衍生的问题是,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如何赋能物流效率提升?是否存在传导机制?是否存在异质性影响效应?基于此,本文在厘清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影响物流效率的理论机制的基础上,选取地级市层面的纵向面板数据,并构建Two-way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二者关系。进一步地,从流通成本、全要素生产率、区域间流通联系三个角度验证了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的影响机制。同时,本文也从地区物流资源丰富度和市场分割两个视角考察了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对物流效率的异质性影响。
物流效率作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话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除上述因素外,
国家物流枢纽是现代物流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具有强资源集聚、高流通效率、强服务功能的特点,是全国物流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和动脉。相较于地方物流枢纽而言,国家物流枢纽辐射区域更广,带来的集聚效应更显著,能够促使各地区货物在枢纽中心实现集散、存储、分拨和转运,从而赋能物流效率提升。根据区域经济学理论,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能够推动相似或相关企业在特定地理区域的集中,并由此产生明显规模经济效益,如资源和信息高效共享、搜索和交易成本降低,对物流效率提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此外,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能有效解决信息孤岛、业务不连贯以及功能不匹配等问题(
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不仅是物流活动的重要节点,更是信息流动的关键枢纽,可从物流信息与货物运输两方面强化提升物流效率。一方面,当信息在各区域之间流通时,物流企业可以更有效地进行资源分配,确保资源在不同环节实现有效利用(
一方面,随着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城市固定成本的摊销基数变大,促使每单位货物的固定成本分摊相对降低。此情形下,城市所形成的大规模物流处理能力也能优化仓储和运输策略,促使城市内仓储空间使用更为经济、运输更为集约,降低单位货物的流通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另一方面,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所形成的大规模运营能促进物流行业管理和技术上的创新,如引入先进库存管理系统,赋能物流效率提升。这会进一步提高物流行业资本和技术利用率,辅助物流行业更为系统地投资于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继而提高整体物流效率(
综上,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对城市物流效率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为深入探索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对我国物流业效益的潜在影响,本研究选择了我国293个地级市作为研究样本,构建了一个纵向面板数据模型,覆盖了2015-2022年这8年的时间跨度。此选择不仅能反映各地级市在物流发展方面的异质性,而且能观察到同一地级市随时间的物流业态变化。在数据处理阶段,为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健性,进行了1%和99%的缩尾处理,从而有效排除了由于极端值所带来的潜在偏差。这样的处理有助于减少物流效率影响因素的干扰,使模型预测更加稳定。样本初始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和国泰安数据库。
根据国家发改委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相继批复的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名单,将五批次试点城市作为处理组,得到核心解释变量国家物流枢纽工程(Treat×Time)。若城市当年进入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名单,则编码为1,否则为0。
借鉴苏永伟与刘泽鑫(2022)的方法,从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发展水平与物流劳动力水平三个维度衡量物流效率。在此基础上,采用熵权法得到物流效率综合指数。
本文还控制了区域层面因素,包括人均GDP、产业结构(工业占比)、物流配置水平(人均公路货运量)、物流从业人员、固定资产投资(城市财政投入占GDP的比值)、金融发展(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GDP的比值)。所有变量具体定义及描述性统计见表1。
为检验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对我国物流效率的影响,本文以物流效率作为因变量,以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logisticsit作为自变量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并非一个单一的项目,而是跨越多个阶段和期数的大型计划,因此其对物流效率的影响也会呈现出多期特点。鉴于此,研究在模型设计上做了相应调整。为了更准确地捕捉这一跨多期的效应,并进行对比与分析,本文采用了多期差分法(DID)展开实证考察。这种设计方式能够辅助研究区分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在不同阶段所带来的促进效应,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深入性。研究模型见公式(1):
注:*、**、***分别表示在10%、5%、1%的水平上显著,下同。
上式中,下标i表示年份,t表示地区,Yeari表示年份固定效应,Cityt表示地区固定效应,εit表示随机误差项。
基准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不加入控制变量时,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的回归系数是0.148,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加入控制变量后,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的回归系数为0.187,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明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对物流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而验证了假设。
鉴于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实际上是一个跨多个时期的试点政策项目,其可能涉及各种潜在的干扰因素,因此,为控制这些干扰变量并得到更为可靠的评估结果,本文采用了倾向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通过此种方法,能够确保在试点和非试点城市之间进行的比较是在相似的前提条件下进行。匹配后新样本的实证结果如表3列(1)所示,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的估计系数依然显著。
为避免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可能带来的特殊效应,本文从样本中排除这些城市。这些一线城市由于其独特的经济、社会和地理位置,可能对物流效率产生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加精确地反映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对其他地区城市物流效率的实际影响,本文剔除上述一线城市后重新进行分析。经过样本调整后,得到的研究结果如表3列(2)所示,结果依然显著。
首先,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通过集聚效应提高资源和信息共享效率,使得固定成本摊销基数变大,进而降低每单位货物的流通成本。同时,大规模的物流处理优化了仓储和运输策略,进一步减少单位货物的流通成本。借鉴
其次,国家物流枢纽工程作为信息流动的核心,为物流活动中各个要素(如资本、劳动、技术和管理)提供了更高效的整合手段。这不仅增强了信息的准确性和流通速度,而且利于物流业通过充分利用经济规模效应确保资源最优配置,进一步强化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从而整体提升物流效率。借鉴
最后,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加强了城市间的联系,特别是对于那些相对孤立、交通不便的地区,此举极大增强了它们的经济联系和合作潜力。借鉴
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对物流效率异质性影响效应。原因在于,在不同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地区,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对经济的流动性和物流效率产生差异化影响。因此,本文考虑了地区物流资源丰富度和市场分割下的异质性影响。
物流丰富地区是指那些拥有高度物流基础设施、设备、技术和人力资源的区域。这些地区往往是国家或区域的物流中心,能够为周边地区提供高效、快速的物流服务。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这些物流丰富地区的存在和功能,对于保障全国范围内的货物和信息流动、确保市场的高效运作具有关键作用。因此,用城市的物流配置水平(人均公路货运量)作为基准,将样本分为高物流资源丰裕度和低物流资源丰裕度进行分析。如表5所示,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对物流效率的影响在高物流资源丰裕度地区的系数更大,表明其影响更强。
市场分割因素是指那些可能导致市场被划分为不同的子市场、阻碍市场的整合和统一的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不同地区之间的政策差异、交通基础设施的不足、货币和支付制度的不同等。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这些市场分割因素可能会增加交易成本,阻碍货物和信息的自由流动,进而影响市场的整体效率。因此,用市场分割指数的均值作为基准,将样本分为高市场分割度和低市场分割度进行分析。如表5所示,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对物流效率的影响在低市场分割度地区的系数显著,而在高市场分割度情况下不显著,表明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对物流效率的影响对市场分割更低的地方的影响更强。
为确保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发挥最大效益,建议政府加大在此领域的投资,增加对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如仓储设施、道路建设、信息技术设施等,以确保物流流程的畅通无阻。同时鼓励各地区物流枢纽引入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自动化排序系统等,以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此外,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确保国家物流枢纽的高效运作。
就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的影响路径而言,要充分发挥国家物流枢纽工程的作用。这不仅要求完善物流设施提供支撑,还需要完备的配套政策。一方面,政府应优化相关税务和土地政策,为物流企业提供更为友好的经营环境和更低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政府应引导物流企业采纳现代化的物流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以提高物流效率,从而直接推动地区的生产率增长。政府部门应鼓励地区内的生产企业与物流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实现供应链的高效协同,从而降低生产与配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物流资源丰裕度作为一个重要的促进因素,能加强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对物流效率的积极影响。对此,政府部门应建立物流资源丰裕度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物流枢纽工程的效益进行评估,确保其始终对城市物流效率产生正面影响,为共同提高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整体运行效率提供有力支撑。市场分割作为一个重要的阻碍因素,可能会削弱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对物流效率的正面影响。为了消除市场间的差异,政府应制定统一的物流与交通标准,确保全国范围内的物流操作和信息流动都在一个统一和标准化的框架下进行。此外,政府应鼓励不同地区之间的合作,建立物流合作机制,以消除地方政策导致的市场分割。例如,通过共享物流信息、互通运输网络和协调政策,以便于货物和服务在全国范围内流动。